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承受适应能力强、恢复速度快的韧性城市,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
“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是《意见》提出的11项重点任务之一,包含“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提升车路协同水平”“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应用”等多项具体要求。
受访专家认为,《意见》的发布将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提供更好的硬件环境,助力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实现和应用推广。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以下简称“双智”)的协同发展将促进形成更加完善的智能交通体系,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
推动“双智”协同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不仅代表着汽车技术的革新,更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发展将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
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部长金壮龙10月17日在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开幕式上表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涵盖基础芯片、传感器、计算平台、底盘控制、网联云控等在内的完整产业体系,人机交互等技术全球领先,线控转向、主动悬架等技术加快突破。
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基础设施也在加速建设。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50多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开放测试道路3.2万公里,完成约1万公里道路智能化改造,安装路侧单元8700多套。
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信部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16个城市确定为“双智”协同发展试点城市。目前,这些试点城市在推动“双智”协同发展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
以首批“双智”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北京为例,目前,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已完成600平方公里路侧设施智能化部署。下一阶段,示范区将围绕四环路到六环路之间进行规划扩区,规划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双智”协同发展下,政府牵头投资建设的智慧道路、建立路侧基站传感器感知系统等基础设施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打下了基础。《意见》出台后,“双智”协同发展将进一步提速。
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为推动“双智”协同发展,《意见》要求,以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和改善城市出行为切入点,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深入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车联网”发展,逐步稳妥推广应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加快布设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提升车路协同水平。
“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保有量较少,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还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张翔表示,5G和智能感知系统等基础设施在建设初期需要政府投入资金来引导,在行业形成规模效应、产生经济效益后,企业就会积极进入,商业化进程将会大大加快。
《意见》还提出,创新完善投融资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推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鼓励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强化政策引导。
“在资金支持下,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和建设将加快推进,提升城市感知和通信网络水平,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推广应用提供良好环境。”袁帅表示。
谈及如何推动《意见》更好落地,袁帅建议,在政策层面上可以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明确“双智”协同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并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记者 张芗逸)
关注精彩内容